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8章(1 / 2)





  李子虫就上工去了。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干农活,从动作到表情都像婴儿第一次去抓玩具。先是给他一张铁钯子,他果真举不起来;后来给了他一张铁锨,他却不会在大腿上用劲,好半天也没把铁锨戳进土里。没办法,只好让他去搬石头。石头在升龙崖根儿,离正修的大寨田有半里地。别人一二百斤的石头都扛了,他只背了一块二十来斤重的石头,走到半路还歇了两次,背到地方累得满头大汗。这是他为大寨田搬的第一块石头,也是唯一一块石头。等他搬第二趟的时候,就出事了:他抱起一块石头往肩上放,刚举到胸部,一个仰八叉滑倒了,那块石头就砸在了他的胸上,他支楞楞的、像用剥牛刀剔过似的肋巴,就明显地塌下去两根。疼得他爹呀妈呀地大叫。

  谷保堂骂道:“日你个妈李子虫!你是磕一个头放仨屁,行善没有做恶多!别人成年干也没球事,你他妈刚搬一块石头就享受工伤了。去吧去吧,上卫生所要盒跌打丸,还回家歇着去吧!社会主义要你这种人,算倒八辈子霉!”

  李子虫伤得不轻。肋巴骨塌下去后好像又扎住了什么地方,胸部疼得很,动弹不得。别说一盒跌打丸,就是一百盒,也不管事。大队给了他一盒跌打丸后,也就不管了。也没人来看他。他就整天一个人在屋里哼哼。屎尿还能勉强送出去,磨磨屁股就解决了。可是做饭不行,他坐不起来,无法剥兔、切肉,也无法生火、烧锅。他一直饿着。

  这就显出旱鹰的神异来了。

  四只鹰仍然勤谨不辍,每天都给李子虫叼回一两只兔子,一两只山鸡。它们把兔子或山鸡往木笼里一扔,然后守在旁边,等主人来抚摸它们的脖子,抚摸后,主人就会拎走兔子,然后端出一盘切好的兔肉或鸡肉,让它们欢畅地享用。可是,这几天主人却躺在床上不动,他不再抚摸它们的脖子,也不再抚摸它们全身光滑的羽毛。他望着它们,发出痛苦的呻吟声。扔在笼里的兔和鸡已经满了,飘出一阵阵的臭味。它们飞落在他的身边,像一群孩子似的围住他,眼里都流露出深切的探寻和忧伤。李子虫伸出手,一个个地去抚摸它们,从头上抚摸到尾巴上。他轻轻地说:“你们回吧,回山里去吧,回蓝天上去吧,别管我了,啊?啊?”李子虫说着说着眼泪豆子就滚了出来。听说人能饿七天,他已经饿五天了,活不长了。

  鹰们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似的,都垂下了头。后来,4号鹰抬起头,“欧欧”叫了两声,4只鹰就一起飞走了。

  就在这天午饭刚过,4只鹰又一起飞回来了。4号鹰爪下抓了一块足有5斤重的牛肉,在中间飞,另外3只鹰1只在前边开路,两只殿后,是标准的战机护航队形。它们直接落在李子虫的身边。

  原来那是一块熟牛肉!正在昏沉中的李子虫,被牛肉的香味刺激醒了。他抓住牛肉就吃起来。

  第二天,鹰们又给李子虫叼回一块牛肉。这次是3号叼的,4号鹰没有回来。

  第三天、第四天、第五天,鹰们虽然也都飞了出去,但没叼回来东西。

  第六天的时候,又叼回一块牛肉,但只回来了两只鹰,3号鹰又没有回来。

  安铺镇北头有一个四新饭店,店门口支了个汤锅,每天都要宰一头牛,熬熟了卖,全镇只此一家。改革开放后,安铺五香牛肉成了闻名全国的水北特产,安铺镇上牛肉汤锅上百家,每天宰杀肉牛数百头,其风味配方,都是从那个汤锅上学来的。掌锅师父姓郭,卖胡辣汤出身,都问他喊郭胡辣汤(牛肉汤做胡辣汤卖)。这天他正在给一个人盛胡辣汤,一只鹰突然扑了下来,把挂在架子上的一块熟牛肉叼起就跑。他一急,把盛好的一碗胡辣汤就又撂到了锅里,差点儿将锅砸烂。他向前追了几步,但那鹰越飞越高,只好望天兴叹,一脸愕然。

  第二天中午的时候,郭胡辣汤又看见他汤锅上面的天空上,有几只鹰在盘旋。他就警惕起来了,除了把肉用铁钩子钩住以外,又用麻经子拴住。

  果然,4只鹰旋了一会儿,其中一只突然又扑了下来。但绳子绑着,它叼不走。

  扑下来的是4号鹰。它异常凶猛,眼也格外锐利。它一下子就明白叼不走的原因了,就一边用爪子抓住肉,一边用尖利的钩子嘴去啄那麻绳。只几下就把麻绳啄断了。

  但这时郭胡辣汤也举着舀饭勺子扑了上来。4号鹰刚叼着肉块子飞起来,郭胡辣汤的勺子就狠狠地打在了它的头上。鹰的头骨很薄,4号鹰的小脑壳像一枚核桃般“卡吧”一声就碎了,随着肉块子一起跌落在地上,扑棱一地桃花点子。

  其他几只鹰就一起冲下来,撵着郭胡辣汤啄、扇,郭胡辣汤抱着头钻到砧板底下。3号鹰趁机就把掉在地上的五香牛肉叼起就跑。

  人们没见过这么胆大、这么厉害的鹞鹰,敢跟人抢食吃!郭胡辣汤吓得不敢出摊了,把肉架子挪到屋里。安全是安全了,但人们看不见肉架子,以为四新饭店的牛肉锅搁置了,想买牛肉的人,老远望一眼就走了。因此生意就清淡起来,原来一天就卖完的牛肉,现在两天了还没卖完,四新饭店里充满了臭味。饭店里也有党支部,党支书就上纲上线地把郭胡辣汤给批了一顿,说我不信恁大个人连个老鹰都看不住!你是不是对当初公私合营不满意?故意看着集体财产受损失?郭胡辣汤无奈,只好又把肉架子搬到外面。不过防范更严了,支书给他弄来一张渔网,罩在肉架子上。这方法挺管用,两天了,那几只鹰光在天上盘旋,始终没有下来。郭胡辣汤心头得意,仰起脸笑着骂道:“龟孙!抢劫犯!飞天大盗!下来呀?你可下来叼呀?”

  这郭胡辣汤手里正切着牛肉,一面切,一面望着天上骂。冷不防,另一只鹰就从一片云彩里“呼”地扑了下来。郭胡辣汤吓得屁滚尿流,支书说了,牛肉再叫叼走,或者放臭,就让他赔偿损失。他急了,一下子连肉带老鹰就抱在了怀里。另外两只老鹰就来救援。郭胡辣汤抱住那只鹰就钻到防空洞里——跑进屋里去了。他还得意呢,想着这次把老鹰逮着了,可解解气。却不知道那块二三斤重的牛肉早就掉到外面了。

  就这样,3号旱鹰也牺牲了。

  只剩下1号鹰和2号鹰了。由于饭店的防范措施越来越严密,所以基本上无机可乘。但1号和2号还是隔三岔五的,总能叼回一块五香牛肉回来,不致让李子虫饿着。原来这1号鹰和2号鹰性格比较平和,且异常机智,善于总结经验教训,它们觉得这样入室抢劫风险太高,付出太大,就不再在郭胡辣汤的肉架子上打主意了。而是躲在高高的蓝天上进行侦察,侦察每一个来买牛肉的人,是大人?是小孩?是男人?是女人?是老汉?是病残?肉是提在手里?还是挑在肩上?割了多少,是否值得冒一次险?成功的把握有多大……它们把这一切侦察分析清楚后,就静静地跟在目标后面。待到目标走到半路上后,它们就乘你稍不留神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俯冲下来,往往不等人们回过神,手里的五香牛肉就被叼到天上去了。直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,你到安铺镇去割牛肉,临走时,肉铺的老板总要叮嘱一句:“您走好,小心路上老鹰!”外地人会觉得很奇怪,这是什么风俗啊?老鹰怎么啦?

  现在肯定没有那么厉害的老鹰了。但当年的余悸却刻在人们的心上,刻在水北山山水水的记忆里,也许会真的流变成一种风俗,世代相传。

  两只鹰一直把李子虫养活了5年。1976年冬天,李子虫因脑溢血去世。他埋在地根旁边的一块荒地里,坟上面的天空中,经常有两只鹰在盘旋。

  第十四章  洞天杀人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