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五百四十七章 仙宫(2 / 2)

燕城的官员也没有想到,还有一天同燕城少夫人谈这等事情,让谁来说,那都是自家的事情,怎么就把他们这些官员给搀和上了。

等到人家乔木有理有据的把乔氏机关术摆在台面上的时候,官员们就不觉得这是走过程了,人家少夫人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,店铺是乔氏机关术家族的,就是人家家族没人了,可凭什么白给官府用呀,这又不是少城主自家的事情。所以商量还是得商量的。

官员们也很为难,要说燕城确实富裕,不过官府里面没有多少银子的,少城主对百姓体恤,税收这块大多回馈给民众了。另外还有军队那边,良兵猛将那不是用嘴吹出来的,那都是用银子砸出来的。

那不需要钱呀。少夫人要银子的话,怕是官府买不起的。

幸好少夫人体恤,人家没开口要银子,不过地皮要的真的不少。看着少夫人狮子大开口,官员们炸着胆子还价了。真给这么多,往后他们地方官管谁去呀。没地盘了。

双方竟然因为这点小事商谈了四五日。燕少城主眉头都皱紧了,气夫人小气,这点小事,竟然如此斤斤计较,那不都是自家的东西吗。

这边还冷眼扫着过来洽谈的官员,简直是不知所谓,竟然敢同他燕少城主的夫人还价,还把他这个少城主看在眼里吗。再说了跟个女人斤斤计较,他们燕城的官员实在是不大气,还代表燕城官方势力呢,真是有失风度。

这话燕少城主虽然说的隐晦,不过还是同官员们表达了一下意见。

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燕城的官员们就上下一致的认定,以后但凡有商谈,协议的事情都不会让少城主去主持的。光那么大气的想法,他们就头疼死了。

最后乔木拿到靠近神山的一个小土包,还有附近的三个庄子,把广场的店铺兑换出去两两面。

如今的新街小广场,三面都是要建成书馆的,十字路口上燕少城主亲自设计了天桥这种东西,作为书馆之间的通道。

里面的内容且不说,光这份设计就很让那些看到图纸的人长了一番见识。多少人询问燕少城主:“这东西真的能够在街面上搭建而成吗。”燕城主也是这样的询问的。

燕少城主说的那个简单呀:“怎么不能,这不就是把石孔桥建筑在街面上吗,从河边搬到了街口而已。

众人不吭声了,那倒是,不过以前从来没人想到而已,这桥还能建在街道上。

乔木那边的店铺也在忙活,原来的时候,这广场一面是书馆,三面是店铺,可现在三面书馆一面店铺,这店铺要做什么,可就要仔细的想想了。

最好是一间店铺能挣三间店铺的钱,不然乔木会觉得亏死了的。

只有乔木看着燕阳的图纸,忍不住就盯着燕阳多看了那么好几下,这人可真是本事,立交桥都给搬过来了,话说燕城如今有这个技术应活吗。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呀。

乔木想跟燕少城主说说这个问题,怕这个东西弄不出来,回头燕阳上火什么的。不过燕少城主有鉴于,商铺没能跟乔木说通的事情,对乔木说话不阴不阳的。根本就没想好好沟通。

乔木也是醉了燕阳这骨子小心眼,还说自己每见识呢,这位少城主也大不到哪去。不就是没给他面子吗。

话说燕阳跟她商量的话,他能给乔氏争取到这么的大的利益吗。

乔木算了,按照燕城的发展势头,早晚有一天新街这边会成为中心地方的。到时候她划出来的山头还有庄子,那都是好地方。没准被新街里面的地方还值钱呢。

多给儿子闺女准备点私房怎么了。怎么就燕阳总是不依不饶的,非得给你面子做什么呀。

所以劝燕少城主不要什么都想学的事情,就没能成行。

等到两个月后,乔木就知道了,幸好自己没劝,不然打脸的就是自己,看到书馆之间链接的拱桥,乔木都要感叹一句鬼斧神工。这都给仙宫差不多了。

燕少城主还很得意的询问乔木:“要不要在你的店铺同书馆之间,也弄两座拱桥呀。”

乔木敬谢不敏,回头没准因为两座桥,她唯一的店铺也给征收了,这事燕城主做起来那是一点障碍都没有的。

燕少城主再次的鄙视了一番乔木的小见识。

随着书馆扩建开始,书馆这边的图书也重新做了统筹安排,看书,修书,抄书地方都很宽敞,最重要的是能够放书的地方大了,书馆即便是在来氏族安置也足够用了。

从开始扩建,新街这边的人流就没有少了过,等扩建成功,拱桥同行,每天别说看书的,就是光来见识仙宫的人都大把大把的,新街这边的店铺可是狠狠地赚了一笔呢。

多少的商家表示,少城主若是什么时候还要修桥的话,银子他们愿意出一部分。

看看这些商户们的觉悟,乔木都觉得太聪明了,都是到广告效益了。

还有人特意去官府那边申请,想要在街道上面两个店铺之间修建拱桥什么的,官府都给这个申请为难住了,为此新街这边的律法特别加上了一条。

拱桥的修建,一定要官府,同当地村长一同审核的。这东西可不能随便建。而且修建的拱桥还要绝对高过商铺的高度。

交通,安全,都要考虑在里面的。

燕城主都特意过来,看过传说中的仙宫,就不知道不过是两架拱桥而已,怎么就把新街说成了仙宫了。等到了新街,看到这样的建筑,还有书馆里面广袖长衫的学士们,燕城主都觉得自己到了仙宫了。

这京都来的儒生们可真是狂放,而且看着颇有几分养眼呢,难怪新街这边的女郎这么愿意逛街呢。都不知道哪个带动了哪个呢。

燕城这边的事情,早晚都要传到京都的,仙宫自然也不例外。

京都的官员们会说一句,燕城就知道造势。可到了王上那边,只是感叹,也只有乔氏那般的奇女子能在仙宫里面居住了,另外有点遗憾,自己的驻仙台还没建成呢,竟然是燕城的仙宫先建成了。很有几分要到燕城走走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