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90章 行动前夜(1 / 2)


郭隗手持诏令,当即就宣读了燕王的诏令。燕王的这一封诏令,赫然是册立乐毅为齐王的诏令,让乐毅执掌齐国。

在诏令中,燕王还交代了,承认乐毅立国。不仅如此,还说了乐毅称王立国后,燕国愿意和乐毅结盟,世代交好,互为盟友。

这一道诏令,把乐毅打懵了。

乐毅怎么都没有想到,燕王会颁发这样的一道诏令。君王下诏,盖上了印玺,便不能再随意更改,不能朝令夕改,否则影响君王的君权和威仪。

燕王的诏令,等同让乐毅自立。

郭隗宣读完了,看着乐毅,神情严肃的说道:“乐将军,接诏吧。”

“末将恕难从命。”

乐毅清醒过来,他直接回绝。燕王待他如国士,信任他,支持他,为了稳定燕国局面,更责令燕太子闭门思过,还舍弃齐国的疆土立他为齐王。

这份礼遇,乐毅感动。

故而,乐毅更不能有所僭越。他跪在地上,郑重的说道:“先生,请转告大王,末将不能从命。如果大王执意如此,请撤掉末将的官职,召末将回国便是。”

郭隗一听,老脸上尽是灿烂的笑容。

这是燕王的睿智。

这也是燕王的权术。

以礼相待,不仅是睿智的体现,更是权术的运用。

燕王了解乐毅的性格,更信任乐毅的品行。故而,燕王对乐毅越是推恩,越是器重,乐毅反而会死心塌地的为燕国效力,不会有半点僭越。

郭隗收起诏令,搀扶起乐毅,叹息道:“既然乐将军执意接诏,老夫也只能回国后,再向大王禀报,请大王定夺。”

“多谢先生。”

乐毅闻言,也是松了一口气。

两人又重新落座。

乐毅不再提诏令的事情,话锋一转,正色道:“先生,关于赵国方面,请先生转告大王,务必要警惕。”

“彼一时此一时,昔日,我们和赵国有共同的目标,能精诚合作,不会相互掣肘。”

“可是如今,齐国七十余城池都在燕国的手中,赵国畏惧燕国强盛,恐怕会采取动作。”

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”

“早作准备,避免被赵国打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乐毅对于刘宣提及的话,一直记在心中。如今见到了郭隗,就把想法说了出来。

郭隗说道:“赵国方面,在将军连战连胜的时候,就已经采取了动作。赵奢北上,在河间之地不断的攻城齐国城池,但也加大了对燕国的戒备。”

“除此外,燕国和赵国的边境,也有了赵国士兵。”

“赵国举动,昭然若揭。”

郭隗侃侃而谈,显得很轻松,说道:“这些摩擦是小事,不足挂齿,也左右不了大局。真正的大事,还是齐国的局面。将军早日拿下莒县和即墨县,就能令燕国实力再上一层楼。”

乐毅郑重道:“在下会竭尽全力。”

郭隗斩钉截铁的说道:“将军,不是竭尽全力,是必须取胜。”乐毅听出了郭隗的坚决,道:“先生,我不会令大王失望的,只是还需要时间。楚国插手,加之莒县是一座坚城,不好攻占。而我们又占领了太多的齐国城邑,兵力分散,以至于有些掣肘。但只要时间充足

,我一定会取胜的。”

“老夫会转告大王的。”

郭隗应下,他相信乐毅的话,也相信乐毅能取胜。

两人聊着天,述说着当下的局势,也述说着对未来局势的走向和判断。

郭隗吃过午饭后,也不午休了,直接道:“将军,老夫得赶回蓟城复命,告辞了。”

乐毅道:“我送先生。”

当即,乐毅亲自送郭隗离开军营。待送走了郭隗,乐毅回到营帐,长长的松了口气。郭隗满意的离开,意味着,乐毅不再受国内的局面掣肘。

接下来,可以按照乐毅的安排进行。

乐毅仍是在莒县外驻扎。

城内的局势,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。

时间匆匆,十月过去,进入了十一月后,天气转冷,寒风凛冽,天气一天比一天冷。到了十二月,莒县城内开始下雪。